最近加中德语经常被同学们问到背单词记词性的问题,在德求学并任教多年,不能说德语运用有多熟练,但是,当自己一次次在Seminar,Workshop里面做演讲,参与讨论时,还是会深刻地意识自己的薄弱所在。那么,当语言学习者越过考试,融入当地社会时,所谓的即时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要求该如何提高? 到德求学,应该是绝大多数德语学习者的初始动机。毫无疑问的是,通过专业课的学习,学生所掌握词汇量是以成倍速率完成增长的。但还是会面临讲不出,说不好,别人听不懂的窘境,这就是片面背单词,追求短平快应试技巧留下的隐患。曾经的一位知名德语老师在课上对我们说过,不要妄想通过记词性说好德语会话。为什么呢,会话讲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反应速度与语言组织能力。名词为例,阴阳中副,强弱复合,NADG,统共4*3*4=48种变化形式,不同变形对应的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,想起了词性和原形,你准备花几分钟想好词尾变形?毫不夸张的说,我和身边认识的非德语母语同学聊天时,每次都能听到几个小问题。但是他们仍然能做到和德国同学相谈甚欢,我们的差距在哪? 就是“背句子”,换句话说,就是要习惯日常词汇搭配表达,讲到Klausuren一定要想到配的是schreiben(参加笔试),讲到Entscheidung一定要立刻反应到treffen(作出决定),讲到互致祝福时一定要反应出来(Ihnen/ dir auch),诸如此类。几乎没有词汇以原形单独出现,一个词汇的出场永远会配合着几个和他亲近的词汇,以一种他们彼此相适应的形式共同出现,德语比英语尤甚。一个名词,固定搭配的动词就那么几个,总是用machen,nehmen,恐怕只用同是国人才能听得懂。这样的搭配除了老师总结还能从哪里来,我比较推荐两种方式,一则初学阶段勤查德语词典,不要只看中文释义,多关注词条下面注明一些固定表达。二则勤读报,勤上Zeit,多做笔记,同中文一样,网络上经常使用的表达才是真正容易让人理解的,远比去找一些非正规出版社影像公司译制的盗版作品要强,你看着头疼,学了以后跟别人交流别人也听不懂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