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大牌辣么多,你都会读吗?今天,加中外语就为大家盘点下那些一不小心就会读错的品牌名。正确读出来立马高大尚了许多,有木有!
iPhone的产品大家都很熟悉了,命名基本是按照阿拉伯数字,比如经典的iPhone 4,并且数字逐级变大。但去年发布的最新一代iPhone不走寻常路,命名为iPhone X。很多人都读成了“iPhone 叉”或“iPhone 诶克斯”。其实应该是iPhone Ten。之所以命名为“X”是因为2017年恰逢苹果十周年,“X”在罗马数字中就代表了数字10,所以应该读成iPhone Ten。
Uber [uːbə(r)]
Uber 是一家位于美国硅谷的共享汽车公司,成立初衷就是把闲置的汽车和空余的座位盘活起来,在增加出行效率的同时,降低尾气的排放量。但Uber近年来发展不太顺利,其中国区业务被滴滴收购了。Uber的本意是“更好”、“更大”、“更强”的意思,暗示着不断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。不要被中文翻译“优步”给忽悠了,它念“乌波”,并不是“优波”。下次用Uber打车时不要再读错啦。
Safari [sə'fɑ:ri]
苹果浏览器,本意是游猎。好多盆友表示一直把重音放在sa上面,念成“仨佛瑞”,直到听了发布会后才醒悟过来,原来重音在中间呀!
App [æp]
手机软件。App这个词在国内,大家都习惯逐个字母念,读成A-P-P “诶屁屁”。而APP作为application的缩写,正确读法应为/æp/。
Youtube ['ju:'tju:b]
世界第一大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由几个前Paypal(马斯克创立的独角兽公司之一,也是国内支付宝的原型)的员工于2005年创立,推出后大受好评,后来被谷歌以16.5亿美元的价格收之麾下。它的发音被很多人把它当成“you to be”, 误读成“优土碧”,实际应该读成/'ju: 'tju:b/。
Kindle ['kindl]
电子阅读器,本意是“点燃”, 这个单词乍一看跟英文“candle”有点类似,两个词含义、拼写相近,但读音的差别还是很大的。Kindle中的“i”发短音/i/的音,连起来读作/'kɪndl/,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上。以后别再念成“堪斗儿”啦~~
Amazon ['æməzən]
亚马逊,美国最大电商。常见发音错误:重音放在m上, 念成/æ'məzən/,其实,重音在A上,读作/'æməzən/。
Adobe [ə'dəubi]
著名软件公司,正确读音是/ə'dəubi/,不要再念成“阿多不”啦,重音要落在“do”上。
Skype是微软推出的一款即时通讯工具,可以发语音、发文字,也可以视频对话,很方便地与国外朋友交流。可是对于这个单词的发音,很多人会发成/skaɪpiː/ “司盖皮”,让人忍俊不禁。其实‘Skype’里面的“e”是不发音的,所以应该读成/skaɪp/。
Sprite [sprait]
雪碧,本意是“精灵”。有不少人眼花,把它当成了spirit。要注意,这里的i 是ai的音,应念作/sprait/。
UGG [ʌg]
澳洲雪地靴,虽然中国人都叫它U-G-G,但它并不是几个首字母的缩写,歪果仁就直接叫它/ʌɡ/ “阿哥”,也就是hug的发音少掉一个/h/,不要再念成“油叽叽”啦~朋友们是不是再一次躺枪。
H&M [H and M]
时尚女装品牌,常见错误:漏读&。虽然&写出来是个符号,这个符号在英语中读作“and”。口语中可把and的d音弱化。读H(an)M。是不是觉得自己一直都读错啦!
Chanel [ʃɑ:'nel]
香奈儿。这个单词是法语发音。别跟“频道”channel /'tʃænəl/ 的发音搞混了。Chanel的重音在第二个音节,而且它们的拼写也不一样。不过加中外语相信,爱美的铝孩纸一定没有读错过········
Hermès [air-mez]
爱马仕,这是法语品牌,法语中h是不发音的,所以要念/air-mez/。注意,这个词在英语里还有一个意思,是希腊神话里的众神使者赫耳墨斯,这种情况下,要念成/'hə:mi:z/。
Nike中文名称虽然叫做“耐克”,但是单词结尾的“e”并不是默音,而是要发成“/i/”,连起来应该读作/ˈnaɪki/,而不是/ˈnaɪk/。
Burberry ['bə:bəri]
博柏利,极具英国传统风格的奢侈品牌,更是英国王室的御用品。重音在前,注意第一个音节的发音,不要读成“吧伯利”哦!
GUCCI ['guttʃi] 古驰,意大利奢侈品品牌,不要再直接念中文“古奇”啦!
Yves Saint laurent [eve Sonn Lo're-en]
YSL,全名为Yves Saint laurent,中译名为伊夫圣罗兰,法国著名奢侈品牌,主要经营时装、护肤品,香水,箱包等等。由于YSL为法国品牌,遵从法语发音规则,多数单词最后的字母不发音,因此正确发音为[eve Sonn Lo're-en],不要再称它为“杨树林”啦。
|